7月14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长沙通过综合验收。
同天上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研发生产的第100台国产离子注入机发车运往客户,标志着国内首家离子注入机自研量产企业的诞生,也代表国产离子注入机已成功通过产业化考验。
仲夏,湖南科技创新攻坚仗捷报频传,上半场顺利“收官”,多项重点指标实现“双过半”。
科技部此前批复,支持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湖南又添一家“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湖南全速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向纵深突破,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刷新“进度条”,重点指标冲刺“双过半”
由“四大实验室”“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构成的“4+4科创工程”,作为湖南省科技创新攻坚仗的核心任务,建设正拉快“进度条”。
6月29日,岳麓山实验室项目新建建筑全面封顶。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现入园办公。湘江实验室已形成了426人的科研团队。芙蓉实验室我国首家临床级无人值守全自动5G生物样本库建设完工,将投入使用。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已服务用户438个,对外服务的计算资源使用率超90%。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完成土建工程施工。力能实验装置正在搭建一流技术专家团队。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一期结冰试验装置完成全面调试。
项目建设紧锣密鼓,种业科研同样开足马力。今年以来,岳麓山实验室有7个项目获国家生物育种专项等支持,获国拨资金4亿元以上,在低镉水稻、地方猪品种、油茶、油菜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在核心任务的引领下,湖南科技创新攻坚仗多项重点指标实现“双过半”。
1-6月,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1966.0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63%;全省共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61.0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58%;2021-2023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35亿元,突破关键技术134项。
截至5月底,2022-2023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9亿元,突破关键技术38项。
频现“首”字号,创新成果“含新”“含金”又“含绿”
“它能将500辆小轿车起吊至130层楼的高度,解决了超大型塔机在极端工况作业中面临的多项世界难题,融合了158项创新成果,其中有12项世界首创。”在常德,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完成首吊。
“此前能生产该设备的只有德国、瑞士、荷兰的企业。现在,我们也能。”在湘潭,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能为18.3米直缝埋弧焊管进行全长扩径的制造设备成功交付。
“一台机器的生产效率相当于1.8台至3台中小型密炼机,单车炼胶量可达600千克,可用于大型轮胎以及普通胶料的混炼或再炼。”在益阳,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GN700密炼机成功下线。
一连串的创新成果,显现科技创新攻坚仗的“含新量”。
今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全国首单民营担保机构担保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落地。
华曙高科成为今年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截至目前,湖南共新增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达16家,排名全国第九、中部第二,“含金量”更足。
“含绿量”上,时代电气研制的4套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设备,顺利交付三峡集团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这也是国内首个批量应用大功率IGBT电源技术的绿电制氢项目;三一电动牵引车完成1次充电可行驶817.5公里,创造了半挂式电动卡车单次充电行驶最远距离的世界纪录。
壮大“主力军”,科技型企业挺进“主战场”
上述不少成果都出自企业,企业是创新主体。
研发活动主要在企业,今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有7个由企业牵头实施;今年来,湖南重组及新建的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企业牵头的达5家;新增备案的2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企业建设主体达18家。
成果转化主要在企业,1-5月企业完成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占全省的比重提升至93%以上。
而这,不仅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兵强马壮,也彰显了在锻强科技创新主体上的湖南作为。
不久前,省科技厅新组建22个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既有高校、科研院所,也有不少企业。
例如,高空智能作业装备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星邦智能,目前已投资近2000万元,相关研究成果将引领高空作业装备领域的技术革新。
挖掘企业“黏合”“牵引”作用,融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条,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省科技厅已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三诺生物公司、爱尔眼科公司确定2023年联合基金出资金额及比例,20项2023年度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攻关榜单也已确定。
5月23日,湖南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第三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49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选,加上正在公示的第四批入库企业,湖南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数量超16000家,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近八成。
湖南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抓战略支撑、抓技术攻关、抓企业主体的思路清晰明了,在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征途中正积蓄着澎湃动力。
红网